在充满“烟火气”的丽江古城里,有一处藏着音乐与萌宠的庭院。傍晚时分,吉他声随着晚风飘出墙外,客人围坐在一起品茶聊天,几只小猫小狗会依偎在脚边……
丽江小辉的民宿。(供图)
这里是“丽江小辉的民宿”,也是周辉扎根丽江15年的生活缩影。这位来自大连的北方汉子,用镜头记录过光影,用庭院温暖过旅人,在丽江把日子过成了自己想要的模样。
丽江小辉的民宿主理人周辉。(丽江融媒记者 杨超 摄)
2010年的冬天,摄影师周辉第一次踏上丽江的土地,瞬间被丽江的蓝天“击中”——“天像背景布,上边深色下边浅色,蓝得不像话,拍给同事看,他们都以为是假的。”
丽江小辉的民宿。(供图)
在来丽江之前,周辉的生活与影像紧密相连。他曾为了拍样片省下饭钱请模特,可见对摄影爱得纯粹。但当爱好变成职业,当艺术成了服务,“热爱”也不再是最初的模样。
丽江小辉的民宿。(供图)
在体验了丽江客栈里的生活后,周辉看到了另一种可能。“每天和客人聊聊天、喝喝茶,睡到自然醒,太舒服了。”于是,他放下相机,从零开始学习打理民宿:从前台登记入住、跟着管家学接客、学打理庭院、再到做店长统筹全局,他在烟火气里渐渐摸清了民宿的门道,也坚定了自己扎根丽江的决心。
丽江小辉的民宿。(供图)
然而,民宿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周辉的“贵人”是一位北京“老炮儿”。彼时,周辉口中“老炮儿”的客栈正处亏损状态,周辉用自己的经验不仅帮他成功止损,还在一年后实现了盈利。再后来,两人合伙经营,周辉主理日常,“老炮儿”也彻底放手让他管,“他信我,我就不能辜负他的这份信任。”周辉说。
丽江小辉的民宿。(供图)
朋友眼中的周辉,是“不善表达却最靠谱”的存在。朋友“胖子”刚接手新客栈,被网络调试、订单处理弄得一头雾水,“把自己客栈的事丢给店长,天天往我这儿跑,一待就是一天,手把手教我做这做那”。“胖子”在周辉的指导下渐渐上手。这种“有啥说啥、该帮就帮”的性子,也成了周辉经营民宿的隐形密码。客人忘带东西,他会帮忙收好等着下次来取、或帮忙妥善邮寄;独自旅行的客人觉得孤单,他会组局让大家一起吃饭聊天;员工遇到难处,他嘴上“毒舌”吐槽,转头就默默帮忙解决。
来自游客的一封信。(供图)
如今,周辉的两家客栈已经在古城站稳了脚跟,从最初的“学徒”变成了能独当一面的主理人,他总说自己“运气好”“靠朋友”。但熟悉他的人都知道,这份运气里,藏着他十年如一日的真诚与坚持。
丽江小辉的民宿。(供图)
走进周辉的民宿,很容易被一种松弛感包裹:院子里的白墙挂着树枝做的隔断,阳光透过瓦檐洒在咖啡吧的书页上;晚上8点半,小酒馆里准时响起吉他声,客人们欢聚在一起,没人担心“谁买单”,因为这里除了房费,所有聚会都免费。
游客相聚民宿里的小酒馆。(供图)
“民宿不像酒店,客人住进来就把他们留在民宿里。”周辉给民宿定下了“音乐、啤酒、萌宠、咖啡”的主题。他自学吉他自弹自唱,从“跑调”练到能现场表演;养了5只“碳水系”宠物:狗叫馒头,猫分别叫面条、包子、米糕、花卷,客人来这儿能撸猫撸狗,像在朋友家一样自在。
丽江小辉的民宿。(供图)
在周辉看来,民宿的核心是“人”。储备店长梅梅从杭州来,在这里找到了归属感:“他心肠好。客人有需求,他总能想办法帮;我们犯错,他骂完还是会教。”
民宿精心为游客准备生活用品。(供图)
周辉的管理逻辑很简单:“人情大于规矩。”在他的客栈,员工可以边工作边处理私事,“睡醒了就干活,干活累了就休息,客栈就是生活的地方。”他培养店长,首先看的也不是能力,“人靠谱最重要,能力可以慢慢培养。”
丽江小辉的民宿。(供图)
来丽江15年,周辉早已成了朋友口中“地地道道的新丽江人”。“没想过回去,城市节奏太快,这里的悠闲惬意,习惯了就戒不掉。”
丽江小辉的民宿。(供图)
周辉爱丽江的夏天,“凉快得能穿羽绒服”;爱古城的夜晚,“朋友一个电话,放下碗筷就能去另一家客栈聊天”;更爱这里的包容,“天南海北的人聚在这儿,过着慢悠悠的日子,多好。”
在丽江小辉的民宿里的日子。(供图)
夕阳下,丽江小辉的民宿里,小酒馆的灯光渐亮,当吉他声响起,夕阳的最后一抹金红便融化在弦音里,将每个人的思绪轻轻托起,悬在这方寸之地的暖意里。一曲终了,余音未散,窗外的夜色,正温柔地包裹着他所有未及言说的心事。
丽江小辉的民宿。(供图)
编辑/杨超
责编/李婧
终审/和丽星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出品
【法律声明】除非本单位(丽江市融媒体中心)主动推送或发表至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任何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不得转载丽江融媒App及LIJIANG.CN和LIJIANGTV.COM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内容,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