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丽江】立冬养生 中医有方——关于“储能”过冬的那些事儿

2025-11-07 09:57:53 阅读量1935 字数1502


进入冬季,许多朋友容易出现手足冰凉、倦怠乏力,甚至感冒频发等问题,这其实是身体在提醒我们:该“补冬”了。那么,立冬时节,我们究竟应该如何顺应天时,科学地“藏”与“补”呢?本期节目,我们特别邀请到丽江市中医医院治未病科的主治医生甲阿给汝,为大家带来一些实用、科学且有效的中医养生方法。


11月7日,丽江市中医医院治未病科主治医生甲阿给汝做客FM97.7丽江旅游交通广播。(丽江融媒记者 梁国宏 摄)


▼点击收听节目音频


立冬是“阳气收藏、阴气渐盛”的重要节点,就像大自然中草木凋零、动物冬眠一样,人体也会进入“藏养”阶段——要把春、夏、秋三季积累的阳气好好潜藏起来,为抵御寒冬、来年阳气生发做好准备。因此,立冬养生的关键,就应以“顺应时节”为核心原则,紧紧围绕“藏”字展开。


立冬养生当以“藏”养“为主。(供图)


立冬之后,天气愈发寒冷,会对身体产生哪些具体影响呢?甲阿给汝表示,最直接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肾阳易虚。中医认为“肾主封藏”,冬季寒气偏盛,肾阳很容易被耗伤,人就会常常感到手脚冰凉、精神不济。二是呼吸道敏感。冷空气的刺激会使肺的宣发功能减弱,容易引发咳嗽、鼻塞等不适,尤其是患有鼻炎、哮喘的朋友,症状会更为突出。三是气血循环变慢。寒气会导致血管收缩,气血运行受阻,可能出现关节僵硬、手脚发麻等症状,这些都是身体在提醒咱们:该“保暖藏阳”了。

甲阿给汝提示,首先在起居方面,冬季要遵循“早卧晚起”的原则,顺应阳气的变化规律——“早卧”就是尽量在晚上23点前入睡,因为23点后是阳气初生的关键时期,早睡能帮助阳气“养根固元”;“晚起”则是避免过早起床导致阳气“冒头”损耗,大家可以比平时醒后多躺5-10分钟,做一套简单的“唤醒操”,比如搓搓手、揉揉腰、按按足三里,再缓慢起身,避免突然起身受凉。

其次,“立冬补冬”的关键在于“辨证施补”。首先要分清“温补”与“滋腻”的区别,像羊肉、鸡肉、牛肉这类食材属于温补佳品,能温补阳气、温暖脾胃,很适合手脚冰凉、畏寒怕冷的人群;但容易上火的人在食用这些温补食材时,可以搭配萝卜、白菜等清热润燥的蔬菜,避免出现燥热症状。其次,阴虚体质的朋友,比如平时经常口干舌燥、手心脚心发热的人,更适合用银耳、百合、枸杞等食材滋阴润燥,不宜过多食用辛辣温补的食物。另外,进补一定要“循序渐进”,可以先吃一些山药、莲子、小米等健脾养胃的食物打好基础,再慢慢增加滋补食材的用量,避免直接大量进补导致腹胀、消化不良等问题。

最后就是适度运动。可多练习八段锦、五禽戏、太极、导引、易筋经、舒心平血功等中医传统养生功法或打太极、快步走、慢跑。


冬季养生应顺应自然,效法天地时令。(图源:“学习强国”学习平台


甲阿给汝介绍,丽江市中医医院治未病科针对冬季养生推出的特色疗法备受市民青睐,主要包括:一是“温阳艾灸”,二是“中药熏蒸”,三是“体质养生茶”,四是中医传统养生功法指导。此外,还有“穴位贴敷”疗法,通过在特定穴位贴敷中药贴,能有效预防感冒、改善呼吸道不适;同时提供中药足浴包、泡澡包泡洗服务,以及耳穴压豆、刮痧、走罐等20余项中医诊疗技术。有需要的听众朋友,可以关注“丽江市中医医院”微信公众号,或直接前往医院门诊咨询预约。


丽江市中医医院治未病科部分特色疗法。(供图)


冬季养生核心四句话

藏养为本,早睡护阳;温补适宜,别贪油腻;

保暖避寒,适度活动;辨证调理,防患未然。

丽江市中医医院治未病科门诊   

咨询电话:0888-5813120 


- END -

编辑/梁国宏

责编/杨四见

终审/张卫国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出品



【声明】如需转载丽江市融媒体中心名下任何平台发布的内容,请 点击这里 与我们建立有效联系。

©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88-5112277 举报邮箱:LjrmTS@163.com
【声明】如需转载丽江市融媒体中心名下任何平台发布的内容,请 点击这里 与我们建立有效联系。

扫码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