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员携带包裹穿梭派送仔细核对每一个地址外卖骑手护好保温箱匆匆前行准时将饭菜送到顾客手中货车司机专注驾驶稳稳保障物资运输网约车司机清洁好车辆在街巷中穿梭为出行的人们提供便利·····在迪庆高原,有这样一群“风雪赶路人”,他们顶风冒雪,穿梭于大街小巷,用自己
近年来,澜沧县始终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聚焦“澜沧江畔石榴红”民族工作品牌,依托景迈山、老达保以及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以旅促融、以节搭桥、以体育心,全域构建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阵地,进一步推动各民族交融互嵌、情意相牵,讲好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澜沧故
走进“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拥抱一段“夏凉菌香”之旅时值暑期,云南正是气候凉爽、菌香四溢的时节。凭借得天独厚的气候优势和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云南成为广受青睐的避暑胜地。今夏,广大游客走进“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拥抱一段“夏凉菌香”的美好旅程。清凉沁心脾:“
当澜沧江的晨雾尚未散尽时,栗树乡大村的坡地上已跃动着忙碌的身影。村支书罗维全蹲在一株挂满青果的坚果树下,指尖拂过饱满的果实,笑意盈盈:“你看这新挂的果,又大又圆,今年咱们村的‘钱袋子’肯定更鼓。”这份底气,源于去年坚果产业为村民带来的135万元收入——不仅
暑期,走进凤山镇东城社区税务小区党群服务站,假期公益托管培训班按时开启,这种“官方带娃”模式,凤山镇已经持续推行了5年。假期一到,“双职工”家庭、外来务工及低收入家庭学生的看护难题,再度成为家长们操心的头等大事。对此,凤山镇聚焦这一社会焦点与民生难点,早在
云南,这片七彩大地,山水形胜、民族风情浓郁。“植物王国”“动物王国”“世界花园”等诸多美誉,打造了云南的一张张文旅“金名片”,吸引国内外游客纷至沓来。怎样“守护好旅游这块金字招牌”,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需要云南在旅游转型升级的道路上,积极探索、不断前
晌午的阳光洒在盐津县牛寨乡龙茶村的山坡上,空气中弥漫着青草香和阵阵蜂鸣。60岁的杨忠琴正熟练地检查蜂箱,古铜色的脸上写满专注。五年前,当三个儿子外出务工,她和丈夫徐万宗就决定在家乡发展"甜蜜事业"——养蜂。 从最初的几箱蜜蜂
退役军人鲁茸应巴的事迹在香格里拉市尼西乡被广为传颂。这位曾身着戎装的战士,退役后始终以军人本色扎根基层,用实干与担当书写着“退役不退志”的答卷。2007年,18岁应征入伍,在经历13年的军旅生涯后,2020年,鲁茸应巴退役后在尼西乡政府开始了基层工作。入职
近日,永善县务基镇的3800余亩“锦屏好吃洋芋”进入丰收季,当地群众抢抓晴好天气进行采收,田间地头处处弥漫着泥土的芬芳和丰收的喜悦。在种植户吴家碧的田地里,十余名群众正手持锄头,沿着田垄有序采收。锄头起落间,一个个金黄的洋芋翻滚而出,裹着薄薄一层湿泥,散发
夏雨初过,南涧县公郎镇板桥村间竹笋破土而出,田畴蕉叶摇曳,枝头槾榄柑渐丰,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近年来,公郎镇板桥村积极探索产业发展新路径,立足资源优势,深挖特色产业潜力,大力发展竹笋、小芭蕉、槾榄柑特色产业种植,借助“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拓宽销售渠道
入夏以来,永善县5万余亩高山冷凉蔬菜陆续迎来采收期,漫山遍野的蔬菜一望无际,犹如一张巨大绿毯,铺展在群山峻岭间,绘就了一幅乡村振兴新画卷。走进伍寨乡白云村有机蔬菜种植基地,一排排娃娃菜圆润饱满、一颗颗白萝卜粗壮挺立、一片片牛心甘蓝青翠欲滴。菜农们正在田野里
薄雾氤氲,轻笼盐津县牛寨乡龙茶村的青翠山峦。蜿蜒的耕作道旁,绿意盎然的饲草、摇曳的扁竹兰与凤尾竹,同山石微景观、云雾缭绕的“龙茶秘境”相映成趣。这幅田园图景,难以想象其曾乱石裸露、山体蒙尘的过往。地处乌蒙山腹地、与四川筠连接壤的龙茶村,正借力“千万工程”,
近日,昭通水富市港口经济高质量发展传来捷报:2025年上半年,水富港累计完成经营收入62672.4146万元,同比大幅增长96.94%;完成货物吞吐量416.33万吨,同比增长51.5%;集装箱作业量达29644标箱。尤为亮眼的是,6月单月货物吞吐量突破1
七月的风是喧闹的,花桥“旅居小院”是宁静的。永平县博南镇花桥村,是南方丝绸之路上的千年古村。村内博南古道、古村落、古县衙、古道元梅、古税司等文物古迹保存完好,获评中国传统村落。在“千古博南·味道永平”的发展定位中,花桥村举足轻重。立足文旅资源优势,永平县引
暑期旅游旺季,普者黑景区以文化赋能、业态融合为引擎,着力升级“夜经济”服务体验,通过打造多元夜间消费场景,满足游客对高品质休闲生活的需求,让夜间消费呈现“花样多、品质高、体验好”的生动局面。夜幕下的“山河入梦”景点,荷塘月色、落日余晖、咖啡香气与乐队演奏交
夏季雨水一浇陇川山里的宝贝——鸡枞就冒头了这“菌中之王”真是鲜掉眉毛鸡枞的吃法很多如果来陇川最地道的这两种吃法一定要尝试首先说的必须是鸡枞过手米线过手米线是陇川的最响亮的美食名片精髓在那碗“冒子”鲜鸡枞煮熟或炒熟后跟烤得香喷喷的火烧猪肉一起剁碎浇上户撒特有
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盈江县昔马镇保边村委会的大山深处,藏着一个名叫火石沟的傈僳族村民小组。那个曾经经济落后、鲜为人知的小山村,如今因一颗小小的草果焕发出蓬勃生机。以草果种植为引擎的产业发展,不仅让村民腰包鼓了起来,更奏响了一曲民族团结、共同富裕的乡
在云县栗树乡澜沧江畔的忙蚌村,退役军人郭海顺带着军人特有的坚毅与担当,深深扎根家乡沃土。从最初的种植、工程起步,经过数年摸爬滚打积累起创业资本后,他毅然转向肉牛养殖赛道,变身当地小有名气的肉牛养殖大户,成为乡村振兴路上当之无愧的“排头兵”。清晨的露水还挂在
地处茶马古道上的凤庆县鲁史镇,不仅承载着悠久的商贸历史,更铭刻着深厚的红色基因。曾经“解放军120团”进驻的红色革命事迹,一直催生着后辈们前赴后继进军营。如今,有一对亲姐妹先后投身部队去当兵,“姐妹兵”的事迹在当地成为一段美好的励志佳话。姐妹俩出生在鲁史镇
©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88-5112277 举报邮箱:LjrmTS@163.com
【法律声明】除非本单位(丽江市融媒体中心)主动推送或发表至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任何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不得转载丽江融媒App及LIJIANG.CN和LIJIANGTV.COM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内容,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