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桂梅老师是时代楷模,在大家心中是个英雄,但在笔者面前,她首先是一个有血有肉,有内在灵魂的普通人,是女儿、妻子、老师,最后才是英雄。”日前,传记报告文学《张桂梅》的作者王秀丽接受了记者的专访,畅谈她的写书情结。传记报告文学《张桂梅》一书的作者王秀丽。(丽
白露生暖袁家莉(江苏省)白露一到,风里就添了几分凉。清晨出门,草叶上沾着亮晶晶的露水,踩上去软乎乎的,裤脚边能沾湿一片。母亲总说“白露身不露”,天刚亮就站在院子里翻晒衣箱,把压在最底下的薄外套、长袖衫一件件拎出来搭在晾衣绳上。那些衣服大多是去年穿过的,领口
喔,那雪山,那骄子杨 玺(昆明市)一金沙江沿着轿子雪山和牯牛山、雪岭等高山峡谷蜿蜒流淌,奔腾不息。被称为滇中第一高峰的轿子雪山,据雪山脚下村民说,因山顶终年积雪酷似万花丛中的花轿而得名。悬挂在雪岭下面的冰瀑是牯牛山上最独特最壮观的风景线,每年冬
推动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利用传承以文脉赓续助力城市内涵式发展王新惠城市文脉是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及其蕴含的历史文化之间有机联系的集合,是一个城市特色和活力的重要体现。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城市文脉赓续,强调“要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精神,传承
略谈纳西族对抗战的贡献●李群育(古城区)抗日战争中,丽江的10多个民族奋勇当先为国而战、为中华民族而战,共同书写了“中华民族艰苦卓绝、气壮山河的伟大史诗”。本文仅以丽江纳西族为例,粗略介绍丽江各民族在抗战中的贡献。原丽江县有3000多人上前线,有1000多
8月29日是七夕佳节,“云尚有礼·彩云之恋——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云南省第二届集体婚礼丽江分会场在玉龙雪山脚下的玉湖景区游客中心甜蜜举行。本次活动以“和美丽江 雪映良缘”为主题,通过传统婚俗文化与现代仪式相融合,为来自全国各地的新人打造了一场极具丽江特色与
8月28 日,由市委宣传部、市委政研室、市文化和旅游局共同主办,市图书馆承办的《舍不得的丽江》新书首发暨捐赠仪式举行。文化界学者、媒体代表、文旅从业者与热心读者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部镌刻丽江山水与人文的著作正式与公众见面。一书览尽丽江:五维篇章定格 “舍不
记得去年夏天吗那场火爆了整个暑期的民谣季多少人为音乐奔赴丽江古城在一曲曲民谣音乐中感动、微笑、哭泣、沉醉、释怀……自此民谣音乐季成了丽江的夏天标签去丽江听民谣成了说走就走的理由!2025年民谣音乐季如期而至今天14:00-17:00丽江民谣音乐季“寻声民谣
在丽江市玉龙县,白族女摄影师赵菊秋的名字或许不为人熟知,但她镜头下的丽江,却以独有的温度触动着无数人。10 多年来,她用相机定格古城烟火、乡村百态,将对这片土地的 “舍不得”,酿成一张张有故事的照片。1975 年出生的赵菊秋,与摄影的相遇像一场自然的邂逅。
8月25日,云南省第十五届“红土地之歌”演讲大赛决赛圆满落幕。经过激烈角逐,丽江市公安局民警张晓燕和玉龙县塔城乡政府傅光镭荣获三等奖。大赛中,张晓燕的演讲以《战位》为题,她用饱满的热情、生动的语言、鲜活的事例,多角度、多层次深情讲述了一家四代人的国防接力,
为提升市内文学创作水平,激发文学创作热情,8月23日,丽江市文联2025年度《民族文学》创阅中心文学培训班在丽江宾馆开班。来自全市近100名文学爱好者齐聚一堂,共同学习文学创作技巧,交流学习心得。8月23日,丽江市文联2025年度《民族文学》创阅中心文学培
小凉山的吟者——追忆华秀明杨艳川(宁蒗县)7月1日早晨,突然得知小凉山诗人华秀明因病去世的消息,心中百感交集。华秀明是“小凉山诗人群”的骨干诗人之一,我们相识已有10多年。他中等个子、身材消瘦,喜欢穿西服,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总能敏锐地捕捉到生活中的诗意。他
丽江坝子龙 海(江苏省)两亿年前的月光曾怎样抚摸这片土地?我想象那些古老的波涛如何在尚未隆起的岩层上留下绵长的吻痕。有一天,地球做了一个漫长的梦,在3000多万年前的一个黎明突然醒来——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如同大地的深呼吸,将海底的岩层塑造成高原的
火塘边的麦香程 鸣(安徽省)石板路被千万双脚磨得发亮,我站在束河古镇的巷口看木楼的飞檐把秋阳切成碎金。转角处飘来的麦香裹着炭火味,像一只温热的手轻轻拽了拽我的衣袖——那是一家卖丽江粑粑的小店,土灶上的铁锅正“吱吱”地吐出气体,混着檐角铜铃的叮当
干部“时时上心”,群众才能“事事放心”贾绪康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积极担当作为的精气神为党和人民履好职、尽好责”。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始终站稳人民立场,
华坪抗日将士马 海(华坪县)张第东1909年,张第东出生于华坪县城旧衙坪楠木洪村。20世纪20年代,华坪县内兴起到内地求学、参军、出洋留学的风气,王光伦、赵锡昌等数十名青年随马帮外出,有的到云南陆军讲武堂学习,有的考上黄埔军校,有的到日本留学,
乡村的晨与夜之 秋(市融媒体中心)乡村的晨与夜,鸡鸣、犬吠、鸟叫、虫唱,热闹非常。夏夜沉沉,裹进松软的棉被里细听,一阵阵蛙声从田野飘来,再穿过木格的窗棂挤进房间时,已经没有了最初的高亢,变为低沉的催眠曲。偶尔有几声蟋蟀的短促鸣叫夹杂其中,而此时
秋日诗行丁太如(江苏省)檐角的风铃突然换了调子,叮当声里裹着清冽的凉意。我推开窗,一片银杏叶打着旋儿落在窗台,金箔似的叶脉里藏着秋天写下的第一行诗。晨雾还没散尽,屋后的竹林便浸在淡金色的阳光里。竹影在青石板上摇晃,像谁用毛笔蘸了清水在地上写字。邻家的老井冒
丽江的四季程 鸣(安徽省)春溪水咬碎最后一块冰柳丝蘸着融雪在五彩石板上写信新叶顶着露的重量像尚未拆封的黎明纳西族姑娘走过巷口百褶裙扫过石阶银镯子叮当作响卖花人篮子里的山茶还沾着雪山的清凉四方街的石缝间蒲公英在练习起飞风从木府的飞檐滑下掀动万卷楼
©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88-5112277 举报邮箱:LjrmTS@163.com
【声明】如需转载丽江市融媒体中心名下任何平台发布的内容,请 点击这里 与我们建立有效联系。